中新網福建新聞7月18日電 近日,福建商學院海外教育學院組織了一支暑期社會實踐隊,深入閩臺淵源頗深的漳州市平和縣,開展了為期三天的社會實踐活動。
探尋閩臺同根同源的文化底蘊
在學院領導的帶領下,社會實踐隊共31人抵達平和縣,正式拉開活動序幕。為了更好地了解平和縣作為兩岸關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實踐隊首先參與了由平和縣團委精心籌備的由縣委臺港澳辦、縣僑聯、縣臺聯、縣總工會共同參與的福建商學院海外教育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專題座談會,深刻體會到平和與臺灣深厚的情感紐帶和文化共鳴。
座談會后,實踐隊參觀了平和縣博物館,通過展品深入了解閩臺兩地的共同歷史淵源和傳統(tǒng)文化。隨后,他們前往平和縣埔坪村,探訪了林氏宗祠建筑群,感受到了“雙木為林,兩岸一家”的深厚情誼。
同時,實踐隊對當地居民進行了關于惠臺政策和閩臺融合情況的調研。調研結果顯示,當地居民對惠臺政策普遍持積極態(tài)度,認為這些政策促進了兩岸經濟文化的交流與合作。
感受閩臺文化的交融與共鳴
次日,實踐隊繼續(xù)深入探索。他們走進了“林廣兆紀念館”,學習林廣兆先生無私奉獻的精神,及其在經貿與文化交流方面的卓越貢獻。隨后,在林語堂先生的故居,隊員們仿佛穿越時空,感受到了他對祖國的深情厚誼和對世界的廣闊視野。林語堂先生“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胸懷,成為連接兩岸文化的璀璨橋梁。
此外,實踐隊還探訪了平和縣小溪鎮(zhèn)厝丘村的名人園,感受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對農業(yè)發(fā)展的深切關懷。實踐隊還探訪了蘆溪鎮(zhèn)雙峰村的卉宏蘭花種養(yǎng)基地。在這里,臺青創(chuàng)業(yè)者楊曜禎先生以他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為實踐隊的師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創(chuàng)新實踐課。
隊員們不僅見證了平和琯溪蜜柚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和臺灣青年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歷程,還通過訪談當地居民,進一步了解了農業(yè)發(fā)展對鄉(xiāng)村振興的推動作用。調研成果將形成詳細報告,遞交相關部門,為政策制定提供參考。
見證閩臺合作的典范
7月12日,實踐隊前往莊上土樓,這座世界最大的方形土樓不僅是客家先民智慧的結晶,也是閩臺客家文化同根同源的見證。隨后,在江丙坤生平事跡陳列館,隊員們感受到了閩臺兩地人民對和平與交流的渴望。
午后,實踐隊攀登大芹山,并探訪了大芹陸宜威士忌酒廠。這家由平和籍臺商創(chuàng)建的酒廠,成為兩岸經濟合作的典范。在三平文化園,隊員們不僅感受到了信仰與紅色的共鳴,也更加堅定了傳承紅色基因、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信念。
通過實地調研,隊員們不僅見證了閩臺兩地經濟文化的深度融合,還收集了大量一手資料,為后續(xù)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撐。
共筑美好家園,傳承中華文化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福建商學院海外教育學院的師生們不僅收獲了寶貴的知識和經驗,還通過各類自媒體賬號廣泛傳播了實踐活動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他們發(fā)布的視頻、圖文等內容,生動展現了閩臺兩地的深厚淵源和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有效增強了社會公眾對兩岸融合發(fā)展的認識和認同;顒油瑫r還得到了“平和新聞”和“平和縣團委”的專題報道。
同時,隊員們還計劃將實踐活動經歷融入“行走中的思政課”等大學生視頻展播活動,通過視頻展示、案例分享等形式,擴大影響面。
未來,福建商學院海外教育學院將繼續(xù)加強與臺灣高校及地方政府的合作與交流,為推動海峽兩岸的融合發(fā)展貢獻更多的智慧與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