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

南平建陽:非遺技藝代代傳 吉燈“高照”祈祥年

  “樹高照 慶吉祥”是建陽區(qū)崇泰街道彭墩村流傳已久的習俗。3月5日,正月廿五,伴著鑼鼓音樂、鞭炮焰火,彭墩村高照燈會如期舉行。

  夜色漸濃,在焰火和爆竹聲中,由30多人合力豎起的高照花燈巍然聳立,正面書寫“高照生祥瑞,仁里耀龍光”,村民也自發(fā)燃放鞭炮焰火,霎時間鞭炮焰火響徹云霄,與高照燈交相輝映,璀璨奪目,盛況空前。象征著吉祥、太平、富庶的“高照”表演,在夜色中蔚為壯觀,讓現場群眾大飽眼福,歡呼感嘆。光芒四射高照燈會吸引了周邊近萬名群眾前來觀看,現場熱鬧非凡。

人們聚集在高照燈的周圍,共同祈盼吉祥平安。 東南網記者 陳艷 攝
人們聚集在高照燈的周圍,共同祈盼吉祥平安。 東南網記者 陳艷 攝
高照花燈需由30多人合力豎起 東南網記者 陳艷 攝
高照花燈需由30多人合力豎起 東南網記者 陳艷 攝
舞龍的隊伍里大部分是年輕的面孔 黃慧聰 攝
舞龍的隊伍里大部分是年輕的面孔 黃慧聰 攝
肖志鵬正在組裝高照燈 黃慧聰 攝
肖志鵬正在組裝高照燈 黃慧聰 攝
夜空下的高照花燈與焰火交相輝映 東南網記者 陳艷 攝
夜空下的高照花燈與焰火交相輝映 東南網記者 陳艷 攝

  據了解,彭墩村的高照燈又稱為倪王高照燈,高達16.6米,重200公斤,由13組燈箱和3組旋轉頂燈相疊而成,上掛39盞神態(tài)各異的花籃子燈裝飾的小彩燈,形體似塔,不同的花燈,也有著不同的尺寸。據《建陽縣志》記載,這種燈起源于明代,臻繁于清朝。乾隆年間人云:“紗燈惟蘇州為最,紙燈甲于天下,則莫如建陽也!边@足見建陽花燈歷史之悠久。建陽彭墩的高照燈工藝精巧,氣勢磅礴,又因此享有閩北“花燈之王”美譽。

  “我們從去年農歷十一月就開始挑選今年高照燈的制作材料了,這可是我們村的一件大事!”高照燈手藝人肖志鵬出生于1987年,從七歲起就跟著村里人學做花燈,耳濡目染下成為了高照燈手藝人。他表示:制作花燈只能依靠純手工制作且工序繁瑣,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過程,需要耐心和細心。

  2018年“建陽高照花燈及其扎糊技藝”成功申請南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建陽區(qū)將其作為鄉(xiāng)村振興的一張重要文化名片,積極動員、吸引年青力量投入其中。先后組織年輕干部到彭墩村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培訓,學習高照燈扎糊技藝;籌劃對高照花燈及其扎糊技藝進行視頻拍攝記錄,讓更多人了解非遺,讓傳統文化“青春永駐”。

  建陽區(qū)崇泰街道工作人員表示:“今年的高照燈會多了一個舞龍表演,來舞龍的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傳承傳統文化的隊伍越來越年輕了!”(記者 陳艷)